据印度时报载,印度身份证管理局开展的身份识别项目(又称Aadhar计划),已完成对8.2亿人的生物识别数据采集工作,该项目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物识别数据项目,覆盖了印度67%的人口。数据表明,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的生物特征数据库比印度少1.5亿人,未来印度将有更多人加入该项目,使其成为全球同类项目中拥有数据量第一的数据库。截至4月20日,印度北方邦的参与人数最多,达到1.05亿人,马哈拉施特拉邦为9190万人,西孟邦为6120万人。
印度石油部长Dharmendra Pradhan表示,该数据具有科学性且非常实用,政府计划利用其指导石油部门制定炊事用气的补贴政策。同时,印度政府正在收集银行账号、生物识别数据和手机号码,通过结合这三方面信息,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补贴。
当前,印度有超过 5 亿人没有正式身份证明(ID),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:无法得到政府援助、开设银行账户、申请贷款、考取驾照等。印度政府为本国穷人专门安排了规模达 2500 亿美元的补贴,其中40%以上被有关人员贪污。Aadhar身份识别卡拥有12位数字,政府能够将银行账户与具体人员(尤其是穷人)进行联系,并直接将相关补贴转到其银行账户。数据表明,身份识别卡正以每月2000万张的速度进行发放。
Aadhar项目会消除补贴穷人过程的中间环节,直接转账也能遏制腐败行为。截至2014年12月,政府已将1亿张身份识别卡与银行账户进行挂钩,预计未来银行账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,并为向穷人提供财政转移支付带来更多便利。未来,将生物识别卡和手机号等绑定,会使福利补贴的发放更具针对性。
 |